返回首页

登录 / 注册

网站地图

广告 广告

•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 社会热点 >正文
  • 阅读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屡传被收购,饿了么正处于“风暴中心”

  2024年刚开始,再度传来“被抖音收购”,令饿了么处于流言的漩涡之中。抖音与饿了么之间有些“微妙”关系一时间令网友们产生了无限遐想。

  “恋人未满”背后,饿了么内忧外患?

  近日,关于字节跳动(抖音)收购饿了么的消息引发关注。多家媒体报道,字节跳动正在与阿里巴巴接触,洽谈收购饿了么事宜。然而,这一传闻并未得到饿了么和抖音的确认。更有意思的是,早在2023年12月,有媒体便报道称:“抖音目前在和阿里谈收购饿了么,目前已经到了谈价格阶段。”对此,饿了么、抖音双双辟谣并无此计划。

  尽管抖音与饿了么“恋人未满”,但纵观抖音和饿了么在本地生活的布局,两人的捆绑早已深入。究其背后的原因,饿了么“内忧外患”的现实处境似乎已现端倪。

  从大环境上看,赛道依旧火热,但饿了么自身流量却已见顶。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为19.5万亿元,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会增长为35.3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2.6%。而随着线上餐饮、线上团购等更多新场景出现,本地生活服务的线上渗透率也将大幅增长,2025年预计将增长至30.8%。

  赛道的火热也涌入了大量的闯关者。一面是抖音、京东、快手……等互联网巨头在本地生活加速布局,另一面则是美团不断延伸拓展其业务边界,已占据了整个行业六成以上的市场份额。


  相比之下,较早入局的饿了么,尽管在外卖领域已形成自身的基本盘,可从市场份额来看,据媒体报道,如今饿了么的市场份额已下降到不足30%。“自身流量见顶”的无力感也让饿了么成为了小透明一般的存在。

  而决心要在本地生活闯出一片天地的抖音,虽拥有庞大的流量,但天然没有外卖基因也是现实,除此之外,外卖业务所需强盛的履约能力,也是抖音亟需补齐的短板。

  在此背景下,饿了么与抖音的绑定似乎成了彼此的“双向奔赴”,也成了在群雄混战的本地生活赛道生存下去的一种解法。从阿里内部来看,饿了么所处的本地生活版块有些尴尬。我们不妨将时间拉回到2023年,2023年3月,阿里巴巴开启变阵。

  本地生活成为阿里六大业务集团之一,主要包括“到家”业务饿了么和“到目的地”业务高德。

  而就在同一时间,高德方面宣布和阿里本地生活旗下的到店业务“口碑”正式合并。未来,阿里旗下所有的本地生活到店业务将统一整合在高德地图的入口中。此消息一出,“饿了么淡出本地生活主流视野”的消息一时间引发热议。

  从这一微妙的变化不难看出,如今在阿里的本地生活版图只剩下高德和饿了么了。

  而原本定位本地生活在聚合类APP的饿了么,也从这次划分中定位成专注于即时到家服务,即外卖业务。

  据阿里最新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阿里本地生活集团收入同比增长22%,其由饿了么和高德业务的强劲增长所带动。


  阿里巴巴2024财务年度中期报告

  财报亦指出,在业务规模增长的同时,饿了么本季度经营亏损持续同比收窄,同步带动本地生活集团经调整EBITA(经营损益)收窄至25.64亿元。

  尽管亏损同比收窄,但阿里本地生活业务亏损依旧排“首位”也是不争的事实。而无论是饿了么还是高德,作为阿里本地生活业务的主体,必须要在集团暂缓输血以及持续亏损的情况下实现数据增长才能说服投资者。这对于饿了么和高德而言都是不小的压力。

  综上,从外部环境看,美团一路进击,其他互联网巨头跃跃欲试,留给饿了么的生存空间十分有限。从内部环境看,高德的地位在阿里不断上升,承担起“挑大梁”的角色,饿了么定位则更专注于外卖业务,等同于在业务模式上“瘦身”……饿了么的边缘化处境一步步临近。

  尽管在最新的阿里业绩电话会上,阿里表示本地生活集团将持续坚定地投资基于位置的科技服务,持续以本地生活两个业务阵地为核心,即以高德为主体发展出行和到目的地的科技服务, 以饿了么为主体发展即时到家的科技服务。

  这等同于给饿了么吃了一剂定心丸,但伴随回归商业本质和能力建设主战场的饿了么,想要活下去,显然还有一场“持久战”要打。

  被推向风口,饿了么只能“夹缝求生”?

  传言背后的热议,恰恰表明了饿了么在本地生活的重要地位。

  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对于饿了么而言,如果只靠依赖阿里系和抖音,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大环境下,恐再难独立行走,如何在“夹缝中求生”成为了饿了么不得不得快速行动起来的动力。

  2023年,在阿里“1+6+N”组织变革开启后,专注于“即时到家”的饿了么生产力加速释放。

  回顾梳理不难发现,饿了么2023年确实忙碌了起来。一方面,饿了么先后与Apple以及苏宁易购达成合作,目前,全国500余家Apple授权专营店、600余家苏宁易购门店已全线登陆饿了么,覆盖全国各主要城市。


  另一方面饿了么在积极寻求流量池的入口资源。在牵手抖音的这段日子里,饿了么通过“短视频+直播+活动”的方式进行内容化运营。同时,饿了么还在不断拓展外链入口,如支付宝、微信等,以补充自身的流量入口。

  此外,饿了么还将自身的“外卖”边境进行了延伸。2023年6月20日,在“2023夏季商家大会”上饿了么透露,将面向医药、鲜活、商超、酒饮、大百货五大重点细分行业。持续构建“良性开放共同发展”的商家生态,其中包括:扶持好店好商品、加大投资阳光系列商家、成立各地商家学院、组建开放平台、重点扶持细分行业探索创新、重推夏季促消费活动等。

  同时,在人工智能火热的当下,饿了么也在积极寻找与AI相互融合的长期发展路径……通过一系列举措,饿了么拉动基本盘餐饮配送业务的增长,并从送餐延伸至送万物。


  回落到数据上,正如前文所分析的,饿了么单位经济效益连续两个季度呈现正值,且平均订单金额也实现同比提升,可谓是顶住了压力。

  但外卖业务并不是一个容易赚钱的业务,从美团的配送服务收入仍未覆盖相关成本这一事实便能看出,对于饿了么而言,在未来3~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如何让“瘦身”后的自己跑得更快,从而扭亏为盈,才是活下去的终极目标。

  好在市场格局并没有形成固化,未来仍充满无限可能,只是,留给饿了么的时间恐怕不多了。

  本文来源于物流时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文章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关键词: 即时配送,行业,发展,企业,饿了么,